夏日的裴家营镇,田野间绿意盎然,大棚里菌香四溢。从螺丝菜田垄上的忙碌身影,到榆黄菇大棚里的丰收场景,特色种植正以蓬勃之势,为这片土地注入增收新动能,铺就乡村振兴的坚实路径。
螺丝菜长势良好
螺丝菜,又被称为地葫芦、宝塔菜,因其独特的螺旋形状而得名。它不仅外形美观,口感更是脆嫩爽口,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养生保健的优质食材。走进裴家营镇裴家营村,螺丝菜饱满的叶片挨挨挤挤地铺展到田埂边,植株间透着旺盛的生活力。种植户哈能孝正领着村民在螺丝菜田里忙活。“我今年种了65亩螺丝菜,这几天正在除草、浇水。9月中旬就可以挖了。主要卖往西安、兰州等地。”裴家营镇裴家营村种植户哈能孝说。
榆黄菇
在裴家营镇北滩村种植户李国文的榆黄菇大棚内,一排排菌棒上挤满了金黄的榆黄菇,菌盖肥厚、菌柄脆嫩。10余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弯腰采收,一组按标准分拣,装袋的菌菇很快堆成了小山。“我们实验着种了一棚榆黄菇,目前出菇量很好。这几天正在采收,榆黄菇主要销往南方,销量很不错。”裴家营镇北滩村种植户李国文说。
水果玉米采收
特色产业的“多点开花”,让裴家营镇的土地迸发蓬勃活力。如今,全镇多元种植格局已然成型,2.4万亩土地的特色种植如同棋盘上的“增收棋子”,在田野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1300亩水果玉米正值丰收季,饱满的青穗挂满枝头,田间采收的农户往来穿梭,欢声笑语伴着玉米的清甜弥漫在空气中;5000亩豌豆刚完成采收,便迎来了水果玉米的复种,一茬接一茬地耕耘让土地利用率最大化;1000亩红花正值盛花期,一朵朵红花成为增收的“致富花”……多样化的种植结构让裴家营镇的每一寸土地都“物尽其用”,持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我们把特色产业进步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目前榆黄菇、水果玉米、红花等作物多元进步格局已初具规模。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提质增效,在品种培优、技术迭代上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标准化迈进,同时积极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畅通产销链条,通过多元路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裴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罗明春说。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