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用生命守护祖国边疆的平凡英雄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用生活守护祖国边疆的平凡英雄

当护边员故事走进开学第一课

随着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央视《开学第一课》再次成为开学季的热门话题。今年节目中,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登上讲台,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家三代守护祖国边疆的感人故事,让无数观众泪目。”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护边员们最真挚的爱国情怀。

护边员这个鲜为人知的职业,通过开学第一课走进了全国青少年的视野。他们不是明星,不是网红,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坚守,用生活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开学第一课护边员专题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让年轻一代看到了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人生。

一家三代的护边传奇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普通护边员,但他和家族的故事却极不平凡。从1949年第一代守边人凯力迪别克开始,这个家族已经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祖国边疆长达70余年。

“我要为祖国守边四十年”——这是拉齐尼曾经的豪言壮语。在红其拉甫执勤点,他和战友们需要翻越八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横渡八十多条冰河。恶劣的环境让车辆无法通行,牦牛成为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在一次巡逻中,陪伴拉齐尼十年的牦牛”英雄”因伤永远留在了冰河之中,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哭得像个孩子,却依然坚定地说:”牦牛没了可以再买,可是解放军叔叔的安全第一。”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专题中,拉齐尼的女儿都尔汗回忆,父亲最重要的职业就是给界碑上的”中国”描红。那一笔一划的认真劲儿,将红色深深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这种言传身教的家国情怀,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新时代的护边灵魂传承

拉齐尼在今年1月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年仅41岁。但他留下的灵魂财富却在儿女身上得到了延续。14岁的都尔汗在开学第一课中表示,自己未来想成为一名军医,回到红其拉甫守护家乡;12岁的弟弟拉迪尔则立志成为家族第四代护边员。

“爸爸,请放心,我一定会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杰出的护边员!”拉迪尔稚嫩却坚定的承诺,让无数观众动容。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故事之因此感人至深,正是由于它展现了一种灵魂的传承——不是强迫的继承,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追随。

护边员的职业环境极其艰苦,但拉齐尼一家三代人从未退缩。他们用脚步丈量国土,用生活守护界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开学第一课通过这样的诚实故事,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具体而生动。

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人生

开学第一课护边员专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英雄不必身披铠甲、驰骋疆场,立足本职、默默坚守同样辉煌。拉齐尼生前只是一名普通的护边员,他的职业日常就是巡逻、站岗、描红界碑,但这些平凡的小事背后,是对祖国深沉的爱。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安宁年代,很难想象边境线上的艰苦与危险。开学第一课护边员故事就像一扇窗口,让孩子们看到了另一种人生选择——不是追求名利与安逸,而是甘于平凡、勇于担当。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句朴实的话语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开学第一课护边员专题用诚实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与行动。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样的灵魂所感染,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