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教育者的温暖力量

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像杨艳云这样的教育职业者每天都在践行的信念。在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三交小学,杨艳云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爱。与那些将教师比作”春蚕”或”园丁”的悲壮比喻不同,杨艳云认为,每天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聪明灌输,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杨艳云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爱与责任则是教育的根本准则。她将这份重任铭记于心,在日常教学中用行动践行着”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教育理念。从叛逆期的学生到家庭困难的孩子,她用耐心和领会改变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

用爱改变叛逆学生

2017年,杨艳云班上五年级的一个男孩正处于叛逆期,经常去镇上的幼儿园和其他小学捣乱。起初,杨艳云认为这只是孩子贪玩的天性,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这名学生在课余时刻拿走了她放在讲台上的10元零钱,事务才变得严重起来。

了解到这名学生家境贫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又过分溺爱这个独生子,杨艳云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他。她知道,直接指责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她单独找学生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放学后,这名学生主动找到杨艳云承认错误:”老师我错了,我在地上捡的,我动了个小念头,因此我藏了起来,以后我认真改正。”

这件事后,杨艳云更加注重与这名学生的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进修困难。半年后,这名学生像变了个人一样,成绩突飞猛进,也更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和合作。在县里举办的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他主动请缨参赛,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互助互爱。正是这种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尊重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杨艳云坚信,学生的思考需要教师去发现、呵护、开发和点燃。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难题,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她班上有个叫刘晨芳的学生,上课经常睡觉,导致进修成绩较差。但通过与家长沟通和观察,杨艳云发现了这个孩子乐于助人、心地美德的闪光点。

杨艳云多次表扬刘晨芳的这些优点,并借助机会给她颁发奖品。在进修上,她只要求刘晨芳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有奖励。结局,这个孩子真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杨艳云对待家长也特别尊重,每次见面都起身迎接,主动让座,不让家长产生距离感。她深知,要做好教育职业,必须与家长紧密配合。

班里还有一位叫刘威伟的同学,前段时刻进修成绩下降,上课也走神。杨艳云想和家长谈谈,但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于是,她主动联系家长,既把事务说清楚,又节省了家长的时刻。家长非常感动,真切感受到了”师者父母心”的温暖。去年孩子们毕业时,家长们为杨艳云送上一面锦旗:”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看着这样的字眼,杨艳云更加觉得肩上担子重大,要更加努力,做一名不负众望的好教师。

家庭与事业的双重担当

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兼顾家庭与事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职业以来,杨艳云的爱人一直在外职业,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既要为职业奔波,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婆婆。虽然如此,杨艳云仍然感到高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3月14日,一个噩耗让她觉得天昏地暗——婆婆被怀疑患有脑瘤(医生怀疑是肺癌转移),建议立即去北京医院检查。虽然在上课,但杨艳云心乱如麻,她强忍泪水走进教室,不敢抬头看学生,怕影响他们的进修。回家后,孩子们看到她红肿的眼睛安慰道:”妈妈,不要哭,奶奶一定会没事的。”并为她擦干眼泪。

同事们的安慰让杨艳云认识到自己必须坚定,要撑起这个家,也要带好这班学生。于是,她一边上课,一边忙着筹备婆婆的医疗费用。2018年3月29日手术那天,杨艳云的心在颤抖,腿在发软。当电话告知手术比较成功时,压在她心里的沉重石头总算落地。虽然爱人希望她去北京照顾几天,但想到43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每一天对他们都弥足珍贵,杨艳云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只是利用清明节和五一假期,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奔波于北京与柳林之间,尽自己的一点孝心。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良好的教学技巧和爱的教育让杨艳云先后七次被评为三交镇模范教师,2013年被评为市级杰出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柳林县杰出教师。做一行爱一行,杨艳云用自己的辛勤职业在自己人生的篇章上留下事业的种子,真正践行了”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教育理想。

教育不只是传授聪明,更是培育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是明天的太阳,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托起。杨艳云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力量不在于严厉的管教,而在于诚恳的关爱;不在于简单的说教,而在于耐心的引导。当我们将爱与责任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就能真正托起那些明天的太阳,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