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逢入京使的意思》解析:一首穿越千年的思乡情诗

逢入京使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逢入京使”这四个字,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背后承载着诗人岑参怎样的情感?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9年,当时32岁的岑参首次出使西域,在漫漫征途中偶遇返回长安的使者,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

逢入京使的意思,其实就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边塞路上,偶遇从京城来的使者时,那种复杂心境的诚实写照。全诗只有28个字,却将游子思乡、报平安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谁没有在异乡时,渴望给家人报个平安的经历呢?

逐句解读逢入京使的意思

“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回首东望,家乡长安的路线,路途遥远看不到尽头。这个”漫漫”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地理距离,也暗含心理上的思念绵长。

“双袖龙钟泪不干”——泪水不断涌出,把两个袖子都打湿了。”龙钟”这个词现在不太常用,但在唐代指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泪水涟涟、心情激动的情形。

“马上相逢无纸笔”——骑在马上突然遇到使者,匆忙间找不到纸笔写家书。这个细节特别诚实,展现了古代通讯的不便,也突出了偶遇的突然性。

“凭君传语报平安”——最终一句点明了逢入京使的核心意思:拜托使者捎个口信,告诉家人我一切平安。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几许游子对家人的牵挂!

逢入京使背后的时代背景

领会逢入京使的意思,还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唐代边塞诗之因此兴盛,与当时频繁的边疆战事密不可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代表,多次出使西域,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深刻体验。

这首诗写于他第一次远赴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一带)途中。从长安到西域,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与家人通信极为困难。正因如此,偶遇入京使者时那种”抓住机会报平安”的迫切心情才显得格外诚实动人。

逢入京使的现代启示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逢入京使的意思所表达的情感却跨越时空。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不会”马上相逢无纸笔”,但异乡游子对家人的牵挂从未改变。

这首诗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家人的牵挂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无论通讯多么发达,一句简单的”报平安”都弥足珍贵。逢入京使的意思,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中”家书抵万金”的情感传承。

下次当你给远方的家人发信息报平安时,不妨想想这首1200年前的小诗——科技改变了联系方式,但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始终如一。


返回顶部